八名士故城采風記
乾隆年間,國泰民安,這其中當然與乾隆帝仿效祖父康熙,六下江南考察民情密不可分。乾隆帝儒雅風流,一生著文吟詩,筆墨留于大江南北,其詩作竟達四萬二千余首。在他南巡期間,除了解決各種社會問題,閱視黃淮治理工程,勘察浙江海塘,指示清理杭州西湖之外,還多次到曲阜祭孔,到文廟行禮,到書院臨視,慰問各級官員,頒布體恤民情之法。
乾隆帝南巡,在政治上維系民心,在文化思想上提倡漢學,并擇優選拔了一批著名的文人學者,這是乾隆帝南巡的重要貢獻。
是日,乾隆帝接到江南一巡撫進諫,言道:近來一些府、州、縣衙官員,高高在上,足不出戶,不了解下情,不體察民情;眾多文人士大夫很少深入民間,不諳下層;行文作賦,言之無物;此風一長,誤國誤民。今諫于皇上御覽,以昭示天下各級官員、文人士大夫,轉變作風,身體力行,徹底改變現狀。乾隆帝見此,飽蘸筆墨,御批八字:“訪民問計,采風鄉里。”各地接到乾隆御批,紛紛召集文武百官、文人士大夫傳達乾隆帝“最高指示”。全國各地紛紛采取有力舉措,有組織、有領導的組團,指定召集人,奔赴各地,訪民問計,體察民情,調查研究。還可以多種形式,包括吟詩作賦,反映民情。一時間,各地官員、文人士大夫照此精神,數人組團或自由結合,奔走民間、深入基層。 正是春暖花開的季節,京杭大運河微波蕩漾,南下北上的商船穿梭往來,一派繁忙景象。特別是南下的商船,逆流而上,拉纖的船工應和著揚號工的“來到了拐彎處呀”,“嗨喲嘮嗨喲”!“伙計們齊用力呀”,“嗨喲嘮嗨喲”!“過了這拐彎處呀”,“嗨喲嘮嗨喲”!“可以歇口氣呀”,“嗨喲嘮嗨喲!”的應號聲中,跨步躬行。
正在此時,一條由南向北的客船緩緩而上,聽到這節奏齊整的號聲,客船上的客人頓時倦意全無,好奇地走出船艙,分別站立船頭、船尾。他們當中不知哪個,見岸邊垂柳搖曳,花絮飛揚,樹頭鶯歌,飛燕蹁躚,鳥語陣陣,布谷聲聲。禁不住高聲言道:“好美的景致,恰似江南也!”
其實,船上加上舵手、小工,剛剛十人。遠遠望去,八位先生衣著齊整,溫文爾雅,似讀書之人,又似做官之人。當客船接近碼頭時,舵手轉舵把客船??吭诖a頭,八位先生先后下得船來,徑直上岸。此時太陽正午,到了午飯時候,看來八位先生的目的是要解決肚子問題。
八位先生是按著“上級”指示精神,集合于杭州,然后結伙搭伴,乘船一路北上“采風鄉里”。之前,他們相互之間只有耳聞,并非相識;有的人之前未曾到過古時的齊、魯、燕、趙,頭腦中對北方平原大地一片空白。此次結伴而行,不免一次難得的考察學習機會。他們當中多數為官能文,擅詩書畫,博學多藝,有的初露鋒芒,有的大名鼎鼎,年長者五十有七,年少者二十出頭。
在杭州出發前,他們八人中,有七人一致推舉五十七歲的長者鄭燮為“團長”,一切活動安排由他決策,并一致通過“約法三章”:
一,不論年長、年少,相互之間,不得稱呼官職,一律“先生”相稱;
二,不得驚動地方官衙,更不得擾民;
三,不得接受任何形式的宴請,食宿均攤、自理;
他們上得堤岸,打聽路人得知,小鎮的名字叫鄭家口,是故城縣有名的鎮子。自古商賈云集,方圓百里,聞名遐邇。走下堤來,一條繁華的大街出現在眼前。大街兩側,典型的北方明清建筑風格,家家店鋪整齊排列。再看店鋪的門口上方,懸掛著名人題寫的匾額,古色古香。因為正值中午,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摩肩接踵,商販的叫賣聲此起彼伏,一派繁榮景象。年齡只有23歲的趙翼見此情景,不禁叫出聲來:“如此繁華市面,猶如杭州古街古鎮,后生實未敢想”。眾人目光一齊轉向趙翼,眼神里透出詫異的神情,意思是說小青年話多,少見多怪。
眾先生見縫插針地行走在大街上,走在最前面的大個子楊潮觀,見右邊這家門店高古大氣,富麗堂皇。造型獨特的門樓,飛檐斗拱,雕梁畫棟,門楣上嵌有花卉、蝙蝠等吉祥圖案的雙面透雕。門墻為青磚砌成,兩扇椿木大門黝黑發亮,門樓上方的探首掛著一對大紅燈籠。門楣兩側各放置一墩寓意驅祟保安的石鼓,雕刻精致。門樓上方正中懸掛著“百年酒家”四個行書大字匾額,特別搶眼。再看落款,紹圣元年蘇軾題。
楊潮觀順手拽了一下鄭燮的衣角,說道:“鄭先生,此處如何?”鄭燮抬頭望去,“百年酒家”四個大字是唐宋八大家蘇軾所書,頓時對這家百年酒家刮目相看。一回頭,見身后劉墉也正仰視這“百年酒家”匾額,脫口言道:“劉先生,這里肯定有故事,就在此處就餐”。
眾人進得店來,見到大廳內古色古香的紅木桌、椅、案、幾,干干凈凈,且排列有序,大廳四角擺放著四只一米多高的明代青花大瓶,畫工純熟,做工精致,發色純正,給人一種高雅大氣的感覺。四面墻壁懸掛著名人字畫,有山水人物,花鳥蟲魚,看用筆用墨便知是大家之作。大廳正中懸掛著一幅八尺書法長卷,眾人看似眼熟,一看落款,紹圣元年,蘇軾書。
蘇軾的大作把大家驚呆了,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。蔣士銓、鄭燮、劉墉、袁枚、董元度、閻循觀等不約而同地發出嘖、嘖贊嘆聲:“沒有想到在此小鎮有幸欣賞到名家之大作,真真大飽眼福也!”
此時,店家走向前來,見這幾位先生衣著齊整,言談舉止,彬彬有禮,聽口音又是南方人士,斷定他們一行決不是普通老百姓,乃是有身份之人無疑。店家拱手客氣道:“小人慢待了,先生請座”。
大家這才回過神來,只顧了欣賞字畫,倒把吃飯之事忘了。鄭燮急忙還禮道:“店家不必客氣,我們初來乍到,隨便用點飯菜。”
說著,店家把八位先生安排到靠邊的一張大桌,隨后端上一壺龍井。“先生慢用,這是西湖龍井,剛到的新茶。”
大家品茗敘談,“確實龍井新茶。”因為袁枚是杭州人,對龍井再熟悉不過,一品便知新茶舊茶,不由脫口而出。
“店家實在,誠實誠信,百年酒家,名副其實。”蔣士銓隨即做了概括。
正在品茗敘談之際,店家伙計把酒菜端了上來,店家隨后也提上來兩壺老酒。鄭燮起身攔住店家,說:“大家只用飯,不飲酒。”
“先生差矣,小店自600多年前,老祖宗就留下不成文的規矩,不論南來北往的客人,只要是官府做事,讀書之人,來此小店,免費品嘗家釀陳酒——‘甘陵春’。一是廣交朋友,二是為小店揚名,三是為家釀陳酒——‘甘陵春’做個廣告。如果諸位先生確為其難,小人也不敢勉強。”店家見諸位先生聽得認真,接著又說:“小人家的族譜記得清楚,五世祖上就是因為此規矩,使得宋代歐陽修、蘇東坡兩位大家都留下墨寶,并書寫店名,還為家釀老酒賜名。剛才諸位先生欣賞的蘇東坡大作,是祖上家傳寶貝,到我輩已是26世,至今保存完好,這主要是家規、家訓嚴厲。小人好歹也算半個文化人,上過幾年私塾,也曾讀過幾篇四書五經的文章。”店家侃侃而談,也不等客人是否許得,就逐人斟滿了一大杯。
“那就客隨主便吧!”店家的一席話還真地打動了諸位先生,鄭燮等人異口同聲地說道。
大家盛情難卻,端起酒杯,一飲而盡。
“好酒,好酒!”大家不約而同的說道。
席間,大家邊飲酒,邊與店家攀談起來。
大家在與店家的敘談中得知,故城縣歷史悠久,文化底蘊深厚。故城縣正式建置于元代。此前,唐虞三代屬兗州地,春秋戰國先后為晉、齊、燕、趙管轄。秦實行郡縣制后,地屬巨鹿郡厝縣。西漢時,縣境分屬東武城、東陽、復陽三縣。東漢至南北朝,北部改屬廣川縣。北齊,并入棗強。隋開皇六年(公元586年)分棗強縣,后改東陽縣。開皇十八年(公元598年)改東陽縣為漳南縣。唐武德七年(公元624年)治所遷至漳南鎮改屬貝州。宋至和元年(1054年),漳南省入歷亭縣。元至元元年(1264年),在原漳南故城始置故城縣。后幾經廢置,于至元二十三年(1286年),復置故城縣。元代故城縣屬直隸中書省河間路,明清以來屬直隸河間府。
歷史上比較出名的人物有竇建德,隋末農民起義領袖;馬中錫,明代官至左都御史,有《中山狼傳》傳世;還有“甘陵第一才子”孫緒等等。
大家從店家口中還得知,故城縣名勝古跡雖然不是太多,但是,“故城八景”,在平原大地卻別具特色,見者,無不為之嘆服!
聽完店家的介紹,大家群情為之一振。鄭燮斟得滿滿一杯“甘陵春”起身說道:“為了感謝店家為我們提供了這么好的采風素材,讓我們共同敬店家一杯!”
“不敢,不敢!只有小人敬諸位先生的道理。”
坐在鄭燮身邊的劉墉,自坐下也沒有說上幾句話,只管飲酒。劉墉出身于山東諸城劉氏家族,也是當時的名門望族。劉墉的曾祖父為順治年間進士,祖父是康熙朝有名的清官,父親劉統勛更是一代名臣,官至東閣大學士兼軍機大臣。受家庭熏陶,劉墉從小見多識廣,有時遇有酒場,家父不免也讓他敬客人幾杯。久而久之,劉墉對酒也略知一二。
幾杯“甘陵春”下肚,感覺確實不錯。細細品來,頓感醇和而味長、口感柔和爽適;入口醇正綿甜,香氣柔和綿綿??赡苁莵砹伺d致,劉墉說道:“我劉某人走南闖北,從未見過哪家客店象今天這位店家一樣,能為諸位免費品嘗‘甘陵春’酒,大家不免賦詩一首,品評一下‘甘陵春’如何?” 劉墉此話剛剛落地,大家異口同聲地應道:此話有理,舉雙手贊成。
此時的舉動并非劉墉獨創,飲酒賦詩早已成為時尚酒文化的一種形式。因為中國的釀酒史源遠流長,已有5000年以上的悠久歷史,大致早在夏朝以前就有酒了。酒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式,在傳統的中國文化中有著其獨特的地位。在幾千年的文明史中,酒幾乎滲透到社會生活中的各個領域。酒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,給人民的生活增添了豐富的色彩。中國古人將酒的作用歸納為三類:酒以治病,酒以養老,酒以成禮。幾千年來,酒的作用決不限于此三條,起碼還包括:酒以成歡,酒以忘憂,酒以壯膽。其實,酒也能使人沉湎、墮落,酒雖不可或缺,但過量則是傷身敗體之物。歷史上還有不少國君因沉湎于酒,引來亡國之禍??傊?,社會的文明史中不可缺少酒文化史。
此時的袁枚,(袁枚,著名詩人、詩論家。字子才,號簡齋,晚年自號蒼山居士,錢塘(今杭州)人。袁枚是乾隆時期代表詩人之一,與趙翼、蔣士銓合稱為“乾隆三大家”。)早已按捺不住詩興大發的心情。站立身來,手捧酒杯,說道:“諸位可曾記得,千年之前的唐代詩仙李白,就是在酒過三巡,望著一輪明月,吟成一首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舉頭望明月,低頭思故鄉”的五言絕句《靜夜思》。今天,我袁某現丑,拋磚引玉,敬請諸位先生指教。說著,袁枚雙眼微閉,朗朗吟誦道:
人重身后名,
又貪杯中酒,
小鎮甘陵春,
陳酒何處有?
“好詩,好詩!”大家齊聲贊嘆。
“后生不才,諸位先生見笑。”年齡最小的趙翼(清代詩人、史學家。字云崧,一字耘崧,號甌北,陽湖,今江蘇常州人。)站起身來說道:“李白酒杯一端,文思如泉涌,一口下肚,運筆如有神。用他自己的詩句來說,‘興酣落筆搖五岳,詩成嘯傲凌滄州。’李白的詩離不開酒,詩中的酒也離不開李白,酒既成就了李白,也輝煌了唐詩。后生借清醒之時,念就幾句順口溜,不敢言詩。”
柳花飄舞如蜂飛,
少長咸集且相會,
甘陵美酒香溢店,
怎奈小生不貪杯?
“ 怎奈小生不貪杯,佳句!”長趙翼三歲的閻循觀(閻循觀,字懷庭,山東昌樂人。清代著名教育家、詩人。乾隆七年,閻循觀年僅十八歲就考中舉人,后講學于麓臺書院。在這里,閻循觀成為一代文化名人)鼓掌喝彩道:“后生豈敢在諸位先生面前談論詩作?只知‘李杜’宛如屹立于我國詩歌顛峰上的奇葩。杜甫,詩學博大,力充氣盛,無所不包。李白,天性不羈,浪跡天涯,皆以詩酒自適。小生偶成幾句,不怕先生恥笑。”
運河堤岸柳如煙,
鶯歌燕舞唱春暖,
百年酒家醉甘陵,
疑是此岸是彼岸。
蔣士銓(詩人,字心馀、苕生,號藏園,又號清容居士,江西人。)見趙翼、閻循觀兩位同齡弟兄的詩句不俗,思考片刻,站立起來說道:“后生不善詩詞歌賦,在諸位先生面前總不能交白卷??!和一首李白《客中行》,諸位莫見笑。”隨口吟道:
甘陵春酒散清香,
玉杯盛滿琥珀光,
難得瓊漿醉遠客,
夢里他鄉是故鄉。
“兩個小青年,剛剛離家幾天,想家了不是?一個彼岸,一個故鄉,沒出息的樣子。”董元度(董元度,字曲江,別號寄廬,平原縣董路口村人。清著名詩人。秉承家學,自年少便以春柳詩擅長。乾隆十二年科舉人,與其父皆因作詩而聲滿京國)半開著玩笑“哈,哈,哈!”地笑著吟道。
八士相逢運河畔,
甘陵春酒續詩篇,
采風欣逢百年店,
今醉明醒日東邊。
楊潮觀(字宏度,號笠湖,江蘇今無錫人,戲曲作家。乾隆元年中舉,入實錄館供職。期滿后,出任地方官,在任職期間,正直清廉,關心民間疾苦,頗有政聲。為官之余,嗜禪學,善詩詞。與同代著名詩人、詩詞理論家袁枚過從甚密,多有唱和。)一看身邊還只有劉墉和鄭燮兩位先生,再也坐不住了。說道:“以上幾位先生的杰作,我楊某人欣賞了,著實佩服。也吟誦一首,請大家指教。” 柳絲條條綠翠微,
百年酒家人陶醉
主人盛情實難卻,
甘陵春濃不思歸。
劉墉站起身來說道:“鄭先生年長,知識淵博;知您學富五車,才高八斗,稱您師長,決不為過。先生您在最后壓軸,我先您現丑一首如何?”還沒等鄭燮答話,劉墉便吟誦道:
一代詩仙可為宗,
浪跡天涯留美名。
誰知千年今有日,
盛世傳唱度春風。
八賢同舟緣一路,
訪民問計步鄉行。
巧遇百年酒家店,
一醉一酒一甘陵。
“好詩,好詩!絕妙,絕妙!”鄭燮起身,鼓掌喝彩。
話音一落,大家一起隨著鄭燮先生鼓掌喝彩。
稍停片刻,鄭燮示意大家坐下,然后,抑揚頓挫地吟誦道:
太白斗酒詩百篇,
壯志難酬不遂愿。
東坡把酒問青天。
心底情結皆為難。
老朽有生逢盛世,
暢飲歌賦樂余年。
有緣醉得甘陵春,
采風鄉里譜詩篇。
鄭燮吟誦完畢,大家齊聲喝彩,并一起舉杯,敬鄭燮先生一杯。此時,店家走向前來,意思是諸位先生還需要點兒什么?
鄭燮舉起酒杯說道:“今天,店家對我們特別照顧,讓我們共同舉杯,敬店家一杯,算作同天樂。”隨后,大家起身告辭。“諸位先生,遠道而來,下次再來也不知何日,小人已備好筆墨,請各位先生簽下大名留個紀念可好?”店家似是為難的樣子說道。
大家不約而同地說道:“好!”隨后大家一一簽名。劉墉來到桌案前,飽蘸筆墨,揮筆寫下了“人杰地靈”四個大字。鄭燮也未加思考,揮筆寫下了“客至如歸”四個大字。然后說道:“好啦,沒有不散的宴席,現在酒足飯飽,下午采風故城八景。”
為了節省時間,鄭燮把八人分成四組,分頭行動。每組安排兩個景點,兩人結伴而行,半天采風完畢,晚上碰頭交流感想,以詩詞的形式交卷。
袁枚、趙翼為一組,景點是“衛水飛帆”、“南埠商艫”;
楊潮觀、董元度為一組,景點是“斜陽古渡”、甘陵返照”;
劉墉、閻循觀為一組,景點是 “竇寶晴煙”、“西芩春曉”;
趙燮、蔣士銓為一組,景點是 “佛井燃燈”、“煙籠池柳”;
且說袁枚、趙翼二人首先登臨運河碼頭,站在岸邊,思緒萬千。
古老的河流,歷經滄桑歲月,滔滔河水書寫著遠去的歷史,講述著發生在身邊的故事。有些史實、傳說和軼事經過千多年的沉淀、積累,世代流傳。站在岸邊,仿佛看到先人在修鑿運河時辛勞、疲憊的身影;望著這穿梭不斷的片片流帆,不禁令人聯想到古老的大運河與今人那割舍不斷的深厚情感。
袁枚對趙翼說道,看到今天“衛水飛帆、南埠商艫”一派繁忙景象的大運河,頓時使人浮想聯翩。當今欣逢盛世,民眾衣食無憂。還曾記得,隋煬帝首次下江都的場面史書中詳述:煬帝從漕梁出洛口乘龍舟出發,龍舟有四重,高45丈,長200丈,上層有正殿、內殿、東西朝堂,中間二層有120間房,都以金玉裝飾,下層為內侍住所。蕭皇后乘坐的翔螭舟比龍舟稍小,但裝飾相同;另有9艘船稱浮景,皆為三層,作為水上宮殿供隋煬帝臨朝之用;又有稱為漾彩、朱鳥、蒼螭、白虎、玄引武的船數千艘,供后宮、諸王、公主、百官、僧尼、道士、蕃引客乘坐和載運內外百司供奉之物。岸上兩側挽繩拉纖的民工達8萬余人。拉漾彩以上船只的9000余人稱之為殿腳,皆穿錦彩制成的衣服。還有稱為平乘、青龍、艇舸等數千艘船只,供衛兵乘用,并載兵器、幕帳。整個船隊首尾長達200余里,兩岸有騎兵護船而行,一時間山河照耀、旌旗蔽野。
看今天,運河中南來北往的船只,成幫結隊,浩浩蕩蕩,一路北上。南北富商大賈,利用運河所提供的交通之便,調劑余缺,看他們乘用的商船日夜往來于運河之中,構成了一幅繁華的運河水上交通圖。袁枚、趙翼二人見此,不免成詩于胸。
青碧河水綠生波,
帆檣掩映柳煙過。
拉纖號子聲聲揚,
赤腳軀背即應和。
北上順水隨流去,
扣舷輕唱幾曲多?
長堤路轉映綠樹,
盡掛千帆匆匆過。
千古往事知多少,
伴與水流誰記得?
萬眾當今享太平,
滿載揚帆盛世歌。
再說楊潮觀、董元度,兩人看過“斜陽古渡”、甘陵返照”的景點,不禁“嘖嘖”稱奇。盡管景色沒有杭州西湖、蘇州園林的怡人景色,但在北方的平原村野能見此景致實屬不易。
夕陽西下,岸邊的渡口沉浸在一片淡靄中。
此時的渡口,一條條晚歸的船只都靠得岸來,在夕陽返照的映襯下,恰似一幅精美的山水畫。河水不停地拍打著長滿蘆葦的堤床,發出陣陣撞擊聲。岸邊一棵棵粗壯的垂柳,柔條拂水飄搖,靠岸的小船把纜繩拴在那一棵棵粗壯的垂柳樹腰上。
渡口的邊上,用青磚砌成的平臺,一級級的臺階一直延伸到水下。有多少春夏秋冬的傳說、又有多少悲歡離合的故事在這古老的渡口徘徊蕩漾??梢允谷讼胂蟮某?,曾有多少送行的人們在此渡口揮手作別,傷心的淚水打擊著水中的蓮葉;又有多少重逢的人們在此渡口歡笑相擁,喜悅的淚水潤濕岸邊的花草?
傍晚時分,一些渡船靠岸,遠處有一老人坐立船中,雙手搖漿,口中哼著漁歌,悠然自得,他那沙啞的歌聲伴著潺潺清流,起伏纏綿,好一幅漁家唱晚的畫圖。遠處靜靜的村莊,籠罩在一縷縷淡煙之中……見此情景,楊潮觀、董元度不禁詩性大發。
(一)
萬樹柳河度斜陽,
輕搖擼漿泛舟忙。
漁家一曲撒網歌,
最是一年好春光。
(二)
岸邊柳絲舞東風,
野蹤古渡夕照明。
雁群低飛歸晚巢,
漁家收網笑魚騰。
(三)
漢室甘陵孤千載,
隱隱四野亂草生。
縱然鴉雀驚飛去,
映照晚霞落處紅。
(四)
千年故宅成黃壤,
一片殘碑斷凄涼。
誰與孤家送紙錢?
無人曉得曾輝煌。
劉墉與閻循觀一路匆匆,他們到的第一個景點是“竇寶晴煙”。竇寶,其實說的是今天的竇寶店村,也就是隋末起義軍前期領袖竇建德的老家,古漳南(今河北故城)人。世代務農。大業七年(611),參加高士達起義軍。大業十二年,高士達以竇建德為軍司馬 ,建德用計襲殺隋涿郡通守郭絢 ,聲勢大振。同年末,士達陣亡。建德為士達發喪,招集散亡,重又組織起隊伍。十三年正月 ,建德稱長樂王。唐武德元年(618)十一月,建德定都于樂壽(今河北獻縣),國號大夏,改元五鳳。隋將宇文化及先已殺煬帝,引軍西歸關中。二年閏二月,建德攻宇文化及于聊城(今山東聊城東北),生擒化及。聊城大捷后,起義軍發展迅速,擁有黃河以北大部分地區。四年三月,唐兵進攻洛陽王世充,建德親自統兵10余萬援助世充,和唐軍相持于虎牢(今河南滎陽西北汜水鎮)一帶。五月初,李世民襲擊得手,夏軍潰散,建德被俘。七月中,竇建德于長安被殺。
為了紀念這位農民英雄,后人在他的村邊修堤栽樹,養花種草,改變了村周圍的環境。雨后天晴,陽光明媚,鳥語花香,煙霧繚繞,微微壯觀。久而久之,“竇寶晴煙”就成了故城的一景。
劉墉、閻循觀見此景象,不免為之一振。隨口吟誦道:
夏王逐鹿古中原,
大業未就一河山。
唐王刀下雖斷頭,
后人心中念千年。
筑堤栽得茫茫柳,
留給村莊一家園。
芳草綠樹絲如煙,
難得故城一景觀。
隨后,他們二人來到風景優美的故城“西芩春曉”一景。劉墉、閻循觀見此,深深地被這里的景色陶醉了。漫步在猶如仙境般的沙崗樹叢中,片片桃花,紅似晚霞的云朵,姹紫嫣紅、爭奇斗艷,令人目不暇接。樹樹梨花,白似雪團,隨意采擷幾朵,慢慢品讀,不知不覺陶醉其中。此時的面前,耳盈鳥語,目滿青枝,綠紅相扶,異馥誘人。好似一幅精美花鳥圖畫,美輪美奐。見此,朗朗吟上口來: (一)
村西沙堤春宜人,
桃紅梨白欲斷魂。
枝頭宿鳥尋芳處,
蜂蝶花蕊忙采春。
(二)
艷陽暖灑樹樹濃,
姹紫嫣紅帶春風,
誤入陶氏桃花源?
疑把仙境說夢境。
鄭燮、蔣士銓當然不敢怠慢,也早早來到 “佛井燃燈”、“煙籠池柳”景點。對“佛井燃燈”還是首次聽說。其實,佛頭井是城內劉姓人家的一口吃水井,據《故城縣志》載:“琉璃井,泉甘冽,深不可測。”觀井內,與其它水井并無特別之處。而燃燈系井下觀之,可看到靠近水面的井壁上有圓形突起,狀似佛頭,故名佛頭井。飲之井水,口感清沏甘涼。井口處有方石砌成,高出地面多半尺,地面由青石板鋪就,周圍由石欄護圍。由于此井開掘時間久遠,水中凝結的水垢附于井壁,形成表面凹凸不平,系燈觀之似佛頭攢動,形成奇妙景觀。后被地方知名人士命名“佛井燃燈”,形成故城一景。知其奧妙后,即賦詩一首。
佛井何年傳有疑,
金身半掩壁中奇。
燃燈觀之不詳底,
終有燒香拜阿彌。
鄭燮、蔣士銓離開“佛井燃燈”后,很快來到“煙籠池柳”。“煙籠池柳”名不虛傳。繞城的小河,岸柳成行,河水清澈見底??茨乔鄺罹G柳,在和煦的春光里,映水搖波。再看河中游魚,悠然自在地徜徉于綠荷之間。隨風搖曳的岸邊蘆葦,伴著微風,沙沙作響,好似悠揚的笛聲令人陶醉其間。岸邊頑童戲耍,老翁垂釣,恰似一幅精美的寫意畫。見此,鄭燮、蔣士銓不免詩上心頭。
(一)
岸邊楊柳繞城廓,
漫天白絮飛天過。
灞橋游人觀游魚,
深鎖渠水一春色。
(二)
綠柳漸欲迷人眼,
池水潺潺游魚歡。
游人身伴雙飛燕,
恰時好春艷陽天。
(三)
枝頭聲聲鶯語亂,
池渠春波水拍岸。
景色無處不養眼,
難遮綠紅遠近看。
(四)
垂柳蔭蔭蔽城臺,
綠枝絲絲左右擺。
水映蒙蒙翠欲滴,
微風習習拂春來。
袁枚、趙翼、楊潮觀、董元度、劉墉、閻循觀、鄭燮、蔣士銓八位名士緊緊張張奔赴各個景點,半天的采風大功告成。
推薦資訊
- 2015-07-17 甘陵春酒“不易醉釀造技術”評鑒會在故城召開
- 2015-07-17 大運河文化研討會在京舉行
- 2015-07-17 甘陵春酒民間文學研討會召開
- 2015-07-17 甘陵春酒釀造工藝傳承第三屆培訓班開班